沂源县:“三举措”促宪法宣传“提质增效” | |||
|
|||
今年《宪法》新修订以来,沂源县高度重视对宪法修改内容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提高法治素养。一是突出实效性,提高宪法宣传教育的及时性。沂源县委出台了《切实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通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引向深入。《宪法修正案》通过后,县司法局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新修改宪法内容进行整理,从为什么修改宪法、本次宪法修改的原则、本次宪法有哪些修改等角度对宪法的修改进行解读,制作了2018年《宪法》修改相关解读的宣传展板、书籍、单页等配发到各司法所,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通过政务专网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全省网上法律知识系列竞赛活动的通知》,积极组织开展答题活动。至目前,发放宪法宣传材料2000余份,书籍1000余册。 二是注重创新性,丰富宪法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宪法宣传活动采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将中国法网、山东法网的手机APP二维码印制到宣传展板上,群众扫码就能安装。法治进课堂、精准普法进学校的法制教育课上,授课专家干警用演讲、播放宪法微电影、制作法治漫画等形式带动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让师生感受宪法的尊严和力量。在村(社区),县司法局联合县广电局录制了《宪法》修改的专题广播,全县各镇办同时播放。文化下乡活动中,创作以宪法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至目前,已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次,录制宪法专题广播两期。 三是增加趣味性,增强宪法宣传教育吸引力。民众对活泼生动性的宪法宣传有着极大的期盼。沂源县以法律“六进”活动为契机,采取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政法干警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宪法知识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制定了“宪法知识连连看”等答题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农村普法过程中,以漫画、文艺等群众喜爱的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形象幽默的群众性语言,让农民听得懂、记得住。中庄镇业余演出队创作的普法小品《醒醒吧》、《回娘家》,戏曲《天上掉馅饼》等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增强了普法宣传的效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