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积极构建特色“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平台 | |||
|
|||
近年来,沂源县为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投资160余万元,以镇域为单位组建“法治宣传村村响”系统,形成了辐射全县各村的法治宣传“村村响”广播平台,对广大农民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沂源县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投资80余万元,借助互联网对县、镇、村三级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积极构建“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平台,畅通法治宣传为民服务的“零距离”。 一是升级硬件设备,提升“互联网+”服务法治宣传的效率。县总控室借助互联网架设专用网络服务器,对全县所有镇办村居播放点进行组网,专网专用分级控制,增强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镇级播音室设置二级管理员权限,可随时控制辖区内各村的广播喇叭进行本地广播,方便镇办管理和录播自办特色节目;各村采用ip终端+功放传输的方式,独立安装电源、功放和大喇叭,由各镇级播音室直接管理,自动接收县镇广播通知,与村原有的功放、喇叭完全脱钩,杜绝了设备维护不力、使用冲突等问题。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建设“一专多能”的信息化法治宣传阵地。制定出台《沂源县“互联网+”法治宣传村村响工程规范化管理意见》、《沂源县“互联网+”法治宣传村村响优质稿件评选办法》、《广播室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文件,并将“村村响”工作纳入对各镇办“法治宣传实际效果”年度考核;定期组织全县播音员培训会,确保“村村响”的优质响、长期响。安装专业网络播控系统,支持多级广播,设置优化了自动广播、分区广播、应急直播、电话远程广播等功能,以法治宣传为主,在提供普法类节目的同时,可广播防灾预案、科普知识、气象预警等。县总控室和各镇办播控室可实时调取播出记录进行监控统计,操作更方便、音质更清楚、监管更便捷。 三是引领整合法治宣传资源,打造全县综合型法治宣传工作平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分工,明确依法治县各成员单位普法任务,制定“互联网+”法治宣传村村响年度播出计划,调动各方积极性,由各单位定期报送法律法规宣传稿件,每月经县总控室汇总录制,立足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设置“以案释法”、“新法速递”、“法律讲堂”、“知识问答”、“律师答疑”等栏目,在每周二、四集中进行播出;各镇办根据自身工作情况设置“惠民政策”、“科技信息”、“农业气象”等自办栏目进行播放,实现了法治宣传和便民服务的“一键接入”。 “互联网+”法治宣传村村响的建立,将为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法律政策、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及时预防自然灾害提供便捷快速的收听渠道,提高法律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为各镇办宣传有关扶贫政策、引导和教育村民守法用法,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了有利条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