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多措并举助推“七五”普法精准发力 | |||
|
|||
今年是“七五”普法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推动各项法治宣传工作落实的关键一年,博山区继续围绕“精准普法、立体普法、法德共进、和谐共建”的目标,准确把脉群众法律需求,创新法治宣传手段,多措并举助推“七五”普法精准发力。 运用“互联网+”模式,推行“指尖上”普法。积极开辟新型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便捷、高效的传播功能,积极利用网站、微信、H5页面、腾讯QQ、头条号、企鹅号等新媒体,制作并推送“博山法治说”、“今日援助”等普法微页,开展对《宪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及身边典型案例的宣传解读,实现随时随地普法。 依托“送法下乡”平台,开展“接地气”普法。成立“普法志愿服务团”,依托“送法下乡·法律服务赶大集”这一普法平台,利用各节点和社会热点,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联动相关执法普法部门,开动LED“法律直通车”,深入城乡大集和田间地头,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解决群众法律疑难,将法治观念送入百姓心中。 打造“法润孝乡”品牌,实现“特色化”普法。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各法治文化阵地、各部门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妆点”具有“孝乡”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以橱窗、石刻、雕塑、长廊、文化墙、图书角等宣传载体,通过典故、格言、警句、漫画、谜语、故事等形式,展现孝德文化、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等,让群众看得懂、记得清,形成了具有博山特色的法德文化景观。 结合“法律顾问”工作,实行“精细准”普法。围绕基层治理法治化,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五进”工作,开展常态化基层普法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送法进机关”、“送法进校园”、“送法进村居”、“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景区”等举措,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以事讲法,面对面讲授法治课,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服务领域和受众面,提高普法实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