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2020---全省最美政法成绩单集中展播(博山区司法局) | |||
|
|||
近年来,博山区积极探索“新媒体+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在创建“博山普法”微博、微信基础上,打造“博山普法”抖音号和“H5博山法治说”,形成“两微一抖一H5”的新媒体普法矩阵,使法治宣传教育趣味倍增,开启了“指尖普法”新模式,让法律触手可及。 一是打造精品数据库,扩大普法受众面。“法治说”以传播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提供法律服务为核心,针对不同年龄段受众、采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重点法律法规。不同于常见大多数单个H5普法产品,博山区推出了“法治说H5普法数据库”,一站式聚合每一期法治说页面,涉及40余部法律法规。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数据库,根据需求自主点击数据库目录获取学习内容,有法律疑问可在页面中获取专业咨询,一键点击即可拨通法律服务热线,扩大了热线受众度,提高了普法效果。在“世界水日”“世界卫生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推出“法治说节”图片普法专栏,截至目前网络总阅览量接近10万人次。 二是形式创新重特色,增添普法趣味性。精选爱国歌曲配乐。选用群众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作为页面配乐,如配乐《劳动最光荣》解读《劳动法》,配乐《歌唱祖国》讲述《国家安全法》。配乐歌词关联法律主题,让页面可看可读也可听,增添学法趣味。配以特色图片。如利用博山特色风景照片宣传《环保法》,呼吁保护青山、爱护绿水;搜集经典手绘老画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唤起童心、呼吁爱心;展播画家丰子恺描绘乡间场景的画作介绍《土地管理法》,展现乡间野趣、呼吁保护耕地。针对低龄儿童推出拼音标注版本。在“六一”儿童节,通过经典儿童文学《鼹鼠的故事》中鼹鼠形象,向儿童讲解法律常识,文字内容配有拼音注解,培养法治思维萌芽。 三是律师转型当“主播”,法治教育开“直播”。博山普法抖音作品选题紧贴群众需求,突破以往官方普法严肃性,以轻松有趣的动画短视频和情景剧演绎的表现形式,结合律师普法志愿者的口语化解析,用短、平、快的传播方式为群众普法。疫情期间,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云教学新模式,邀请律师通过“抖音直播法治课”形式开启在线法治教育新模式,让律师、师生、家长在线互动问答,让法律宣讲听得懂、接地气、印象深,实现了普法宣传“隔空对话”。 四是赋能微信工作群,人人都是普法员。博山区辖289个村(社区),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微信服务群全覆盖,法治说借力微信群发布更新,最大限度扩大宣传覆盖面。“法治说”内容更新后,村(社区)法律顾问能够跟进提供扩展解读,实时回答群内成员提出的法律咨询,将“填鸭式”普法转化为“互动式”说法。同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部门间合作,在重要时间节点相关部门联动推送“法治说”, 最大限度聚合新媒体受众人群,形成法治宣传合力。依托全区部门单位、镇(街道)和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建成三级“普法塔群”,发布普法信息,壮大网络普法志愿者队伍。 “博山法治说”等内容设计制作均由区法学会、区司法局等部门有一定美工、视频编辑能力的工作人员完成,形成了微投入、大产出的内容创编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升运用新媒体普法的水平和效果,演绎法治文化,传播法治声音,为平安博山、法治博山建设贡献力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