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月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思想政治课与法治教育课相结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淄博市司法局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打造“全环境渗透”的青少年思政、法治教育模式,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青少年普法工作的顶层指导,将青少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每年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要点和责任清单,指导各职能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二是坚持校园文化渗透,针对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法治元素融入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打造走廊文化、主题墙壁、法治基地等宣传阵地,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积极引导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等媒介,开展经常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知识融入主题班会、手抄报、升旗仪式等活动中,深化法治实践教育,丰富法治体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以法治观念养成为中心,实践教学、探究学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法治教育格局。三是坚持教育合力渗透,推进部门协同联动,指导各级各部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普及活动。发挥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作用,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持续开展“开学第一课”、“法律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法律进校园”分层次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四是实现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法治课堂全渗透。建立全市法治副校长名录和活动台账,全市451所中小学和9所驻淄高校及职业院校配备法治副校长471名,并将法治教育列入重点教学计划,年内开展活动673次。法治副校长每年在任职学校承担或者组织落实不少于4课时的、以法治实践教育为主的法治教育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法治”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新格局,发挥“一师(思政课教师)一长(法治副校长)”专业优势,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法治教育合力,让法治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结合的法治宣传教育课程工作:
一是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协作营造法治课堂教学情境。指导法治副校长选取与时俱进的案例,把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共鸣,增强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灵活引用朋辈案例,或把非朋辈案例转化成朋辈案例,让学生从朋辈案例中引发问题,置身其中参与思考,激发认知冲突,融合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剖析法律知识,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法治素养。
二是拓展多样的法治渠道,拓展法治课堂教育形式。探索贴合青少年的普法路径,以“互联网 +法治副校长 +学校”思路为引领,探索将VR、AR技术引入在校学生法治教育中,以体感游戏、VR体验、全息投影等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方式方法,向在校学生普及法律知识。配合地方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暴力犯罪的层级划分、防范性侵犯罪、毒品的品种分类与甄别、模拟庭审体验等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司法的威严,习得法律知识。
庞月明委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像您这样的政协委员的支持。我们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指导推进的科学立法、规范执法、精准普法宣传、优质法律服务等工作,就是为了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有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在此,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请您今后能够一如既往地为司法行政工作建言献策,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平台,实现新发展。
淄博市司法局
2024年7月26日
(联系单位: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联系人:宋子龙,联系电话:6218021)
(此件主动公开)